航空版图上“成都力量”崛起
在国产大飞机的云端版图中,成都悄然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作为全球首架国产干线客机C919的“神经中枢”产地,这座城市不仅贡献了58万人次的航线客流量,更包办了客机最精密的“大脑”与“颜面”——从需要显微镜级校准的多曲面机头,到三万英尺高空仍能流畅播4K的娱乐系统。
中航工业成飞车间的老师傅们有个浪漫比喻:“造机头就像雕玉,多削0.1毫米就破相,少磨0.1毫米就费油。”正是这种“发丝精度”,让C919的机头成为全球唯一由中国单一城市包揽的核心部件。东航数据显示,执飞蓉沪线的国产客机平均客座率超80%,比同航线波音737高出5个百分点,常旅客们戏称这是“3厘米座椅间距引发的忠诚度”。
现在成都双流机场的停机坪上,东航蓝、国航红、南航白的C919比肩而立,宛若航空界的“三原色”。但产业链上的挑战依然清晰:18架的年交付量,距离设计产能尚有七倍差距;全球适航认证的马拉松才跑到中途。正如一位成都工程师在日志里写的:“我们不是在追赶,而是在云端重新定义中国精度的坐标。”
刻蚀设备成为芯片制造新核心在半导体行业发展中,刻蚀设备的重要性正快速提升。英特尔高管指出,随着新型晶体管结构如GAAFET和CFET的普及,芯片制造的核心将从光刻技术转向刻蚀技术。这类三维结构需要更精密的横向材料去除能力...
印度断水,巴基斯坦的水危机有多难?今年夏天,北半球的极端天气让人揪心,有人被高温炙烤,有人被洪水围困。而在南亚,巴基斯坦正同时面对天灾与人祸。一边是部分地区洪水泛滥,另一边是2000万人口的卡拉奇,因印度突然断水陷入更紧...
原子层刻蚀引领芯片制造未来面对芯片尺寸逼近原子级的挑战,传统刻蚀技术已难以满足精度需求。原子层刻蚀技术应运而生,它能以0.4纳米的精度逐层去除材料,几乎消除加工误差,大幅降低器件损伤。这项技术对制造3纳米以下芯片至关重要...
投资入口
平台综合评分排名
12年沉淀
十年老牌口碑品质
严选平台
综合监管与市场反馈刷选
行业领先
只赚最多5%服务费
实名服务
只服务接受风险条款人群